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新闻详情
2天现场解决7项创新需求
京津冀专家企业创新需求对接服务第二站圆满结束
来源: 时间:2023-02-23 09:59 编辑:张艳
分享

2月21日至22日,由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联合河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承德市科技局组成的企业创新需求对接服务专家服务团队以及京津冀5位专家来到承德,面向平泉市、宽城县、兴隆县等市县的农业科技企业开展调研、座谈,为企业创新提供一对一服务,解决企业创新发展技术瓶颈问题和人才短缺问题。

此次活动是河北省科技厅启动的京津冀专家“进园入县”企业创新需求对接服务的第二站。该活动旨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创新链条,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优质技术成果和人才交流合作,解决河北农业科技企业创新需求。

■专家们在企业调研 ■供图/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2天里,专家服务团队和京津冀专家调研、座谈了尚泽果业、希才菌业、神栗股份、鑫澳食品等10家企业,收集企业创新需求18项,通过面对面沟通,现场解决7项创新需求,其他需求也将尽快为企业对接技术方加以解决。

21日下午,专家服务团队和京津冀专家组在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内的华蕈生物参观发酵车间时,河北师范大学王立安教授根据企业介绍的生产量发现了液体菌种发酵罐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企业对此十分认可,表示将按照王立安教授给出的意见进行改进。     

22日上午,服务团队和专家组来到了位于宽城县的承德神栗股份有限公司。

■专家为企业面对面服务 ■供图/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板栗现在已经出口到30多个国家,但要更好地发展,板栗护色以及深加工留香问题还必须要提升。另外,板栗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内腐’问题,导致存储时间短,也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完企业发展情况后,一下子向专家组抛出了2个创新需求。

针对板栗生长问题,专家们从施肥、生理疾病控制、除草剂使用等方面为神栗公司“出谋划策”。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赵丹丹在护色问题上给出的方案是利用天冬酰胺酶或抗坏血酸等方式进行处理。对深加工留香问题,赵丹丹表示可以作为课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方案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并表示后期可以一起进行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高丽娟建议企业可以尝试使用农用酵素,通过改变整体生态环境,解决生长中的“内腐”问题。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王立安还为企业未来发展“支招”,他提出企业可以围绕板栗本身的优势,引进一些延伸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22日下午,专家服务团队和京津冀专家组调研兴隆县鑫澳食品有限公司时,公司提出了益生菌和山楂制品有机结合后保证活菌数量的技术需求。

“这个问题我们有解决办法,刚刚申请下来专利。”赵丹丹刚说完,鑫澳食品负责人就马上回应:“太好了,没想到困扰企业这么久的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马上就和赵教授合作,感谢服务团队和专家组!”

现场,企业就与赵丹丹开始沟通对接,转化该项专利。

瑞泰食品在低糖山楂复配果脯蜜饯产品的研发、山楂膳食纤维深加工以及保色固色工艺上有创新需求,赵丹丹、王立安两位教授提出了解决方案,并表示将与企业密切合作,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后期,京津冀专家“进园入县”企业创新需求对接服务将继续走进市县为企业服务。 

除“进园入县”活动外,省展交中心还在河北科技创新展示服务大厅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创新主体开展一站式服务,帮助市县、企业找人才、找成果、找专利、找政策,提供各类科技业务咨询。

■文并编/河青新闻网编辑张艳|频道主编赵雪飞|频道监制宋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