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党旗飘扬>新闻详情
党旗飘扬 | 用金融力量 谱写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杂志 时间:2022-05-09 02:40 编辑:耿硕
分享

近年来,农行河北省分行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线,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倾斜政策资源,加大信贷投放,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服务。2021年累计在脱贫县投放贷款882亿元,同比多投112亿元;在县域投放贷款1603亿元,同比多投271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42.5亿元;粮食安全领域贷款、农业贷款、乡村产业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5.8亿元、29.7亿元、24.9亿元,乡村振兴各领域贷款增速全面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落实“四个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分行党委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聚焦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带动作用强、增收效果好的龙头企业,主动对接“万企兴万村”行动,服务覆盖6259家帮扶企业。聚焦脱贫地区民生工程,积极支持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以及医院、学校、健康养老等惠民项目。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精准帮扶的重点,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对有贷款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应贷尽贷;对存量贷款通过收回再贷、展期、续贷等方式,继续满足脱贫户合理需求,去年全年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1亿元。持续推广脱贫攻坚期探索的“生产帮扶”“安置就业”“公益岗位”等成熟帮扶模式,支持各类主体精准带动脱贫人口增收。全力做好“五包一”包联帮扶,与帮扶县康保县做好有效衔接,制定专门帮扶方案,继续实施分行领导挂点指导,持续加大贷款投放,2021年累计在康保县投放贷款6.4亿元、多途径投入帮扶资金4568.8万元。持续开展脱贫地区消费帮扶,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助力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2021年累计线下帮销2365万元。

QQ图片20220411121621.png


分行党员先锋队为农民上门提供金融服务

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聚焦农业、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关键领域,全力做好均等化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农业领域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梳理下发68类资源清单,制定下发服务明白纸,逐项明确工作重点、信贷政策和适用产品,总结典型客户服务模板,累计投放农业贷款236亿元。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制定实施疫情防控期间支持稳产保供的十条措施,做实做优五得利、金沙河等粮食行业头部企业,以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粮食经纪人等主体金融服务,累计投放贷款42.8亿元。支持农村“三权”改革,探索创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并在承德实现首笔投放,有力激发了当地农村市场活力。支持全省新业态新主体发展,创新“农联贷”专属产品,先后对8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供30亿元信贷资金;发放1.7亿元贷款服务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县域富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累计投放乡村产业贷款168亿元。支持全省107个省级县域重点产业集群,一产业一方案,集中做好批量授信服务。支持全省集中打造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推出“奶牛贷”产品,持续做好生猪生产服务,与农业农村厅联合制定梨产业支持政策。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资产业务下沉网点,提升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获得感。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参与并承销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券23.5亿元,审批供水、河道治理等项目贷款近40亿元。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事业,2021年年内投放县域公立医院贷款4亿元,投入2854万元与26家医院开展银医合作。支持乡村教育事业,投入1200万元与宁晋县探索打造县乡一体化“智慧校园”;投入481万元与41所县乡级K12学校合作建设银校通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群众需求构建“乡镇网点+自助网点+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金融服务”四位一体服务网络。着力提升惠农通服务点便民服务能力,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6.3%,并全部升级为智能POS,累计发放惠农卡1568万张,代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类涉农财政补贴发放37.4亿元,惠及千万农户。推进县域掌银特色化发展,推广界面简明、功能实用、特色鲜明的惠农掌银专版,增强界面友好性,提升乡村客户体验感,县域掌银月活客户达到481万户,2021年年初增长了103万户,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发挥科技优势,主动服务数字乡村建设。围绕农业农村改革的新领域新需求,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和服务方式转型。助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合作共建“三资”平台同业领先。累计为2.8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服务,占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的58%,居同业及系统内第一。以“三资”管理平台为基础,研发推广“智慧乡村”APP。将融资、理财、开户等金融功能输出到平台,努力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品质。目前,智慧乡村APP客户总数达到124万户。发扬首创精神研发乡镇治理平台。为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若干意见》,履行河北农行“三农主力行”的政治责任,着力解决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工作方式信息化程度低的痛点、难点,组建专门团队,深入省内60余个乡镇开展体验式需求调研,自主研发乡镇治理平台。该平台以“党建引领、网格推动、平台落办具体事项”为架构,通过综合办公、任务发布、综合服务、积分管理四大模块构建“人找事,事找人”的任务闭环,打造“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互联网+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致力于打通乡镇治理“最后一公里”。目前该平台已在12个市的24个乡镇试点推广,已注册乡镇工作人员及村“两委”成员4784人、农户24万余人,平台的上线提升了乡镇工作效率,实现了多网合一,得到各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认可。

强化支撑保障,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各级党组织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行,各级行纪委书记全部实现专职化,主动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发挥巡察政治监督作用,对全部二级分行党委巡察全覆盖,重点看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到位。连年以全行“一号文件”部署全年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省分行定期召开管委会/小组会,强化监测通报和推动落实。突出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价结果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考核。省市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自上而下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进一步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重新摆布前台力量,在支行层面搭建更加贴近客户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根据不同客群设立专门服务团队,提高服务效率;做实网点服务模式优化转型,围绕普惠和个人客户,推动网点由作业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细化2021年服务乡村振兴和县域业务发展的支持政策,从信贷管理、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收费减免、利率授权、数字化转型、资源激励、队伍建设、考核考评、分类管理等十个方面明确了42条差异化支持政策。梳理形成并进一步打造全行服务乡村振兴拳头产品手册,以安粮、富村、宜居、惠民为主题,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对公系列产品品牌;以安居、乐业、幸福、普惠、保障为主题,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零售系列产品品牌。立足河北实际,先后创新“农联贷”“奶牛贷”等乡村振兴特色产品,不断完善线上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持续提升县域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杂志

河青新闻网编辑薛昕宇|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