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党旗飘扬>新闻详情
党旗飘扬 | 打造基层公共医疗服务“升级版”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杂志 时间:2021-12-30 03:10 编辑:李默涵
分享

家庭医生签约、乡村一体化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一系列直击群众“急难愁盼”的实招是省卫生健康委扎实推进基层公共医疗服务工程的缩影,也是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生动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聚焦职责定位,坚持学党史与促工作相统一,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频共振,当好护佑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坚持高位推动,把稳基层医疗服务惠民工程“方向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连续3年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纳入年度20项民生工程。省卫生健康委专门成立“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惠民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省卫健委领导每月至少1次深入包联市开展调研和督导。

加强顶层谋篇布局。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以省“双创双服”办名义印发“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惠民工程”专项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多个文件,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供政策保障。细化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原则,各市、县(市、区)成立推进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惠民工程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任务清单、措施清单、结果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科室建设等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督导倒逼责任落实。省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督导检查组,加强对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惠民工程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强化“软硬件”实力,筑牢疫情防控哨点“定盘星”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挥疫情监测‘前哨’作用”被列为今年省两会重点议题。为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疫情应对能力,省卫健委出台多项硬核举措,亮出解决问题实招,确保遇到疫情时基层防控“哨点”吹得响。

统筹“两车”采购配备。按照“三基”建设年要求,根据《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省卫健委着力在疫情防控“硬件”上下功夫,为各县(市、区)配备移动核酸检测车,每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1辆负压救护车。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除了配备“两车”,省卫健委还注重提升“软件”水平,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演练,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和核酸采样能力。实现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培训全覆盖,“哨点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联体牵头医院选派中级及以上医师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共派出2252名中级以上医师派驻1962所乡镇卫生院和29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覆盖。下派医师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形式,与牵头医院建立便捷的会诊通道和带教指导帮扶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今年,省卫健委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努力实现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全覆盖。全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完成省委、省政府设定的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织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安全网。为加强居民区卫生服务点建设,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网底,省卫健委强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和卫生管理员规范化建设和一体化管理工作。今年新建8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4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原有3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6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全省346个卫生服务中心和1139个卫生服务站构成了卫生服务网“主动脉”和“大动脉”,3772个卫生服务点和17978名专(兼)职卫生管理员构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网“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基层疫情防控网底更加坚固。

聚焦群众期盼,送上优质医疗服务“定心丸”

为了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今年,省卫健委锚定提升基层公共医疗服务目标,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村一体化等方面破题,打出一整套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组合拳”。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基层公共医疗服务不断升级。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群众看病高效便捷。围绕10类重点人群,指导各地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省2.96万个家庭医生团队对10类重点人群、3557万余人开展履约服务,增强了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利用官网、公众号等,每日向全省8200多万手机用户推送权威健康科普知识,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自我防护和健康管理能力。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推动基层医疗提档升级。在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十统一”管理基础上,今年重点在乡村医生劳动合同、工资待遇落实、村卫生室与卫生院药品品种保持一致等方面发力,牵头制定药品清单,增加药品种类,村卫生室常用药品已由一体化管理前的130种提高到一体化管理之后的260种。目前,全省已规范使用统一制定的劳动合同,实现乡村医生基础工资按月发放、绩效工资按季度发放,全省乡村医生队伍结构、年龄结构和服务能力向好转变。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向健康管理转型。通过量化核发补助、技术培训、政策关爱等措施,使基层医疗队伍“留得住”“干得好”“有保障”。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2类45项指标逐级量化分解,责任到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质量。同时,按照“费随事走,以事定费”的原则,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以居民“刷卡、刷脸、刷指纹”消费确定项目补助资金的机制,调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杂志

河青新闻网编辑万丹|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默涵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