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法治>新闻详情
【我为群众办实事】赡养父母多年 为何反成被告?
来源:河青新闻网 时间:2023-03-22 14:50 编辑:孙晓华
分享

河青新闻网讯 俗话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更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义务。

3月21日上午,被告申某某及其丈夫蹇某某来到了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送来一面锦旗,并向案件承办法官朱国强表示衷心感谢!

被告申某某共有姐妹兄弟五人,其母亲于2014年去世,父亲于2021年去世。老父亲名下留有位于邯山区绿德源小区房产一套。虽然有子女五个,但多年来,父母的生活起居和看病就医,主要是依靠被告申某某与丈夫照顾,直至将双亲去世安葬。没想到的是,在父母去世后,申某某和丈夫竟然接到了法院的电话,告知自己成了被告。而起诉自己的,正是自己的亲姐弟,他们要求对遗留的房产进行平分。

朱国强接到此案后,充分考虑到家事纠纷的复杂性,多次约见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了解,父母在世时,其他几个姐弟并未尽到义务,而被告申某某和丈夫照顾双亲均至九十余岁高龄,并妥善办理双亲丧葬事宜,符合多分遗产的法定情形。

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涉案房产由申某某继承50%的份额,其他四个姐弟根据实际赡养情况分别继承10%和15%的份额。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但面对复杂难缠的家事纠纷时,邯山法院法官始终秉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着力寻求情理法相结合的最优解决途径,维护了公平正义,散播了司法温情。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张环麟

河青新闻网编辑孙晓华|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