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邯郸市复兴区人民法院在防疫封控期间,坚持抗疫不松、工作不断,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加强院内院外连线,以网上立案、在线诉讼、在线调解等多种形式,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让公平正义不因疫情被阻断。
网上立案,在线诉服不打烊
“法官,最近封控期间,我不能按约定时间到法院办理立案,怎么办?”
“法官,我要申请网上立案,可是不知道怎么操作……”
封控期间,不少当事人因为不能到法院办理诉讼事务而焦急。为了解决群众的问题,院党组及时部署,立案庭庭长包钰协调立案庭全体人员,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2368电话热线等平台办理诉讼事项,耐心指导当事人完成各项操作,及时审核立案材料并反馈群众,确保复兴法院立案服务“不打烊”。完成防疫工作外,诉讼大厅每天留守一人值班接听当事人来电咨询,为当事人提供线上诉讼服务指导,封控期间,我院共接听当事人咨询电话100余人次,完成网上审核立案申请65件。
连线办公,司法为民不停歇
白天在疫情防控点忙了一天的法官们心里还记挂着手里的案件,他们知道多拖一天对当事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折磨。复兴法院的法官们在结束疫情防控工作后,便回到办公室,把手里的案件仔细梳理一遍,将能够通过线上沟通调解的案件逐一挑选出来。
疫情封控期间,法官常黎霞每天通过电话、微信与法官助理任诗君沟通,将可能调解案件的一一梳理。4月15日上午,任诗君通过电话与两个案件的当事人进行初步沟通,了解双方的调解意向和矛盾结点。中午,结束一上午防控工作的常黎霞简单就餐后,与任诗君详细了解上午沟通情况,决定下午通过微信群对这两起案件进行后续跟进。下午16:00至19:35,经过3个多小时的连续在线调解,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愿意撤诉。两起案件的原告均是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理解企业经营的不易,在常黎霞和任诗君的调解下,均同意在被告支付部分款项的情况下先行撤诉,展现了疫情下企业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精神,体现了对法院工作的支持与信任。
原告王某某和被告唐某某系朋友关系,2021年6月21日,被告以手头资金紧张为由,向原告借款60500元,并向原告出具了借条,约定2021年7月20日偿还,否则需支付违约金5000元。但是,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按约还款,原告多次催要无果,遂诉至法院。承办法官郑文肖前后对该案进行了多次调解,并组织了开庭,但双方均为达成一致意见。现在疫情封控,结束了一天防疫工作的郑文肖始终对王某某的生活不放心。主动电话联系王某某,询问了她目前的生活状况,原告王某某表示愿意让步,希望可以再次调解,郑文肖电话又联系被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隔空“握手言和”。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张环麟
河青新闻网编辑薛昕宇|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