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河北出版>新闻详情
冀版好书|“在场”的态度 “出圈”的学术——评《水浒例话》
来源:河北出版传媒 时间:2021-05-28 03:36 编辑:李默涵
分享

1.png

文 / 桫椤(河北省作家协会河北文学院研究员、文学评论家)

经典名著是怎样变成经典的?尽管众说纷纭,但其基本流程当无大争议,即在同代的传播和后世的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或普通或专业的读者加以理解并阐释,并由此被注入新的内涵和意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佳作均有这样的特征。这也提示我们,经典作品必须禁得住历史的分析与评判,能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那里获得新生命,从而才是不朽的。

2.png

最近,文学评论家王力平出版了新作《水浒例话》,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分析古典名著中的敘事技巧,一方面鞭辟入里分析小说的写法,向读者传递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基本常识;另一方面,也破解了原著情节上的诸多奥秘,使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就如作者所主张的评论方法,不仅揭示隐含的情节逻辑“是什么”,还解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因此,这部书既是读者提升文学素养,学习评论和创作的进阶教材,也是鉴赏《水浒传》的必读书。

主题明确,说理透彻,语言质朴生动,篇幅短小精悍,是这部书在写作方式上呈现出的鲜明特征。在大量使用学术概念、论证繁琐冗长的理论评论著作大行其道的今天,能保持这种写作风格殊为不易。这不仅反映了作者肯于面向读者说话的评论态度,举重若轻的论述更是凭借老练通达、炉火纯青的学术修养才能做到。在切入《水浒传》的角度上,固然是将原著当作阐述文学理论观点的例证材料,但也从原著中拈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情节,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云龙见爪”的方法呈现出了小说的叙事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完全将理论当作“刀俎”式的工具,也没有将小说文本全部当作“鱼肉”式的材料,而是二者之间互为映照、互相支撑,使普通读者能领悟小说艺术的美感,而对于写作者又能理解创作技巧;使文学评论实现了同时指导阅读和创作的作用,真正将文学批评做成了实践性的学问。


3.png

王力平

书中,作者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精辟观点,比如通过鲁达的行为和性格阐明古代文体中的笔记和笔记小说之间的区别;又如将“武松斗杀西门庆”中夹叙夹议的手法与西方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融通起来,讲述古代说书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小说中隐含叙述者的,等等。由于借助例证解说,再加上作者质朴的文风,从中西文论资源中旁征博引来的理论和概念被“去魅”,变得通俗易懂。正所谓大道至简,显示的是一位资深评论家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精到的学术见解。

作者在《后记》中自言这部书“不是关于《水浒传》的系统性学术研究”,而是以之为“例”的读书随笔。恰是因为生机灵动的随兴表达,才使字里行间充满趣味——而这种趣味不独在语言上,亦来自作者的文学主张和价值的立场,这是批评家风骨和性情的体现。作者毫不隐讳地对原著中的败笔和金圣叹批点中的不当观点予以批驳,前者如宋江遇九天玄女受三卷天书,请神仙来化解无法推进下去的情节困境,是施耐庵的败笔(《这三卷“天书”,必然有用》);后者如金氏对武松追杀黄狗的“过度阐释”(《一只大黄狗赶着吠》),以及对宋江人物形象的矛盾性缺乏充分理解(《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等。

这正是作者欣赏的鲁迅的批评主张“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此外,尽管作者反对用今人观念倒解古人心意,但书中亦不乏对小说主题进行的现代性思考,例如,对高衙内霸凌林冲的行径,作者一语道破了高俅的“双标”:“林冲做良民时,高衙内耍流氓;林冲乱了规矩时,高太尉讲法度了。”(《要缚便缚,小人怎敢道地》)堪称经典的评判。

尽管写作目的落脚在文学评论上,而不在于对原著的重读,但在讲解小说情节上的奥妙之处时,该书仍然有“经典阐释”的功效,读罢颇有“发现”了一部“新水浒”之感。水浒故事的传奇性固然吸引人,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其文本本身和叙事上的可欣赏性丝毫不亚于故事。作者以专业性的眼光发现小说情节上的巧妙和修辞中的机锋,并阐释其中的“微言大义”,揭示出了伏藏于其中但多被忽略的关窍细节,为理解原著提供了新思路。

例如,鲁智深打了镇关西、烧了瓦官寺,为躲避官府缉拿而来到东京大相国寺,被派去看管菜园子。为何是去管菜园子而不是别的?在作者看来,这绝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有着文化和叙事上的深意(《二三十个泼皮》)。再如,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后,卢俊义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宋江乞求朝廷招安,一百单八将都被处斩了。为何是卢俊义做梦而不是别人做梦?作者详细剖析人物的经历和性格之后得出了结论(《梦中吓得魂不附体(一)》)。

在作者冷静、理性的辨析中,我们得以看到原著中故事情节的精巧排布,这就是批评家的功绩;设若没有这番分析,处处皆是的“门道”恐怕会被忽略掉。正是经过作者的精彩阐释,我们重新领略了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这无疑也推动了《水浒传》的研究进展。

文学评论是鉴赏文学作品的专业学问和方法,需要专门的知识支撑,而其本身也是被观照的对象。在向读者普及文学知识和提升文学鉴赏水平方面,“用例说理”的《水浒例话》既不囿于文本也不被理论束缚,堪称既“在场”又“出圈”的学术佳作。(本文刊载于《河北日报》文化周刊)

河青新闻网编辑张永忠|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默涵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