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河北好书>新闻详情
《铭砚椎影》围读会在石家庄呈明书店举办
来源: 时间:2023-11-10 18:36 编辑:王慧丽
分享

11月10日,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书举风鹏——冀版精品图书围读会”在石家庄市呈明书店成功举办。《铭砚椎影》作者、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沧州市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张之(原名张建国),沧州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洪中,沧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雨潇,沧州市沧海印社副社长陶殿甲等嘉宾受邀出席。与会嘉宾就《铭砚椎影》的成书过程、张之的收藏经历、砚台的特色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围读会现场

《铭砚椎影》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张之收藏、自制的砚台202方,详细介绍了每方砚台的材质、形状、特点,以及书刻铭文等,附344幅拓片展示砚台细节,还介绍了与砚台相关的古研器、文房雅玩器物40件。通过本书,可以了解传承千年的砚台文化知识,引导砚台鉴赏。

■左起:陶殿甲、张之、魏洪中、田雨潇

田雨潇谈道:“《铭砚椎影》中砚台的藏品种类非常丰富,除了一些名砚之外,还有灵璧石、灰石等。此外,砚台藏品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汉至清,各个型制的砚台书中基本上都有收藏。砚贵有铭。文人在砚台留白处镂石作书,寄托情怀,叫做‘砚铭’。砚铭既表达了作者对砚台的理解,也包括他对砚文化的追求和理解。除了砚台,书中还展示了诸多书法和文学知识,砚台和和书法的结合,也赋予了砚台新的生命力。这本书值得大家欣赏和品读。”
        张之每得一砚,“必朝夕相对,品砚构思铭文”。书中收录的砚台附有张之自撰铭文,共计269首,或记述砚台情实,或抒发砚者志趣,或揭示人生警戒,不仅文字精彩,耐人寻味,更一展书法风采。在活动现场,张之说道:“我之所以能做这么多年的收藏,离不开老伴儿的全力支持。”因此,他特意送了妻子一方砚台,砚铭为:瓶腹阔,瓶口小。腹阔盛辛劳,口小道温饱。此石赠我妻,平安问声好。接着,张之还为大家展示了一方不及手指长短的小小砚台,名曰“缠指砚”。他介绍说:“古人使用这么小的砚台,是人对砚台的崇敬,砚小也能干大事。”

■张之在现场进行拓片

为了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拓片的过程,张之专门带了拓片所用的工具,在现场进行了演示。先是刷上胶水,铺上宣纸,在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之后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拓包蘸适量的油墨或书画墨,敷匀在扑子面上,向纸上轻轻扑打,形成拓片。张之的动作很专业,展示了拓片的完整过程,现场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一边拓片,他还一边为大家介绍拓片时的注意事项和动作要领。最后,他在上面写下砚铭:“心是一方砚,就砚守黑白”。
        在活动现场,还来了一位专门从沧州赶过来的读者,听完这场围读会,他也有很多感触:“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像张之老师这样专注地做一件事,享受这种专注和宁静,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且,这样的活动还能让大家了解砚台的专业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书举风鹏——冀版精品图书围读会”已经举办了9期,邀请作者、编辑、评论家和读者代表参加相关围读活动,旨在以朗诵、围读、对谈、座谈、表演等轻松活泼的方式,为大家带来沉浸式阅读感受,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冀版图书的价值和意义。

文并编河青新闻网编辑王慧丽丨摄 河青新闻网记者杜康 实习记者王瑞淋丨审核 张翠平丨监制 姚运锋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