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审执动态>新闻详情
沧县法院:上门服务解难题,司法为民暖人心
来源: 时间:2022-09-27 16:45 编辑:管理员
分享

河青新闻网讯 作家冰心曾说,“漫漫人生路,善良在左,悲悯在右”。对于一名法官来说,不仅要有勾勒方正的技艺,也需要有圆融情理的品格。

近日,沧州市沧县人民法院民事法官冯飞处理了这样一起案子。原告是某国有银行,被告为夫妻二人以及他们共同经营的一家小微企业。冯飞法官从妻子口中了解到,他们原本也是富裕之家,但是因为疫情影响,企业受到冲击,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二人不得已于去年5月份向银行申请了贷款,以解企业燃眉之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这期间,作为家里顶梁柱、企业主心骨的丈夫却患上了渐冻症,而且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妻子既要管理企业,又要照料丈夫,还要操心孩子,再没精力顾及其他,偿还贷款的事儿就这样搁置了。现在借款到期、银行起讼,夫妻二人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都被冻结了,导致丈夫外出就医一再耽搁。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判决结案不难。但是被告的遭遇和初到法庭便承诺还款的决心让冯飞动容,她说,“对于诚实而不幸的当事人,法律不应该是冰冷的,我们不能让最后一根稻草把一个家庭、一家企业压垮,应该为他们再争取一下。”

冯飞情理法兼顾,从双方矛盾点和关切点着手,多次调整调解方案,认真细致做案件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自愿当庭履行15万元,余款按月给付,原告也同意解除对被告银行账户的查封措施,方便被告外出求医。

案件调解过程中,被告方因丈夫生病在家,只有妻子一人来院应诉,但调解结果还需丈夫确认。调解笔录出具完成已是下午五点多,虽然法院到被告所在村子需一小时车程,冯飞依然立即决定“上门服务”。她打电话安排好家中的孩子,便驱车几十公里赶到被告家,将调解笔录和调解书送到被告面前,征求意见、签字确认。看着身上插满管子的丈夫颤颤巍巍签笔录的样子,冯飞体贴地安慰着何某,她说:“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法律是底线,但不是将人逼入末路的工具。”妻子签字时,眼中含泪,真诚地说,“冯法官,我一定尽快把外债追回来,哪怕企业垮了、倒了,我也一定把贷款还上,一定不能让您这样的好法官难做!”

为民路上,法官心中怀着对法律和百姓的敬畏、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将司法的柔性与温度融入每一起案件审理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着新时代人民法院的责任和担当。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张环麟 通讯员张梁云

河青新闻网编辑孙晓华|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