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案件时空>新闻详情
“退休”老人能否获赔误工费?法院依法这样判→
来源: 时间:2022-09-27 16:28 编辑:管理员
分享

图片1.jpg

河青新闻网讯 近日,沧州市海兴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该案中受害人(女)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已年满58周岁,其能否主张误工损失呢,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9月,甲某驾驶二轮电动车与乙某驾驶的小型轿车相撞,造成二轮电动车乘车人丙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甲某负事故主要责任,乙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丙某无责任。事故发生后,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丙某伤情构成十级伤残。乙某驾驶的车辆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该起交通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后丙某诉至本院,要求乙某及保险公司赔偿包括误工费在内的各项损失。

图片2.jpg

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发生交通事故时,丙某已达法定退休年龄,其是否有权主张误工费的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事故发生时,丙某虽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其提交的劳动合同、工资证明、工作服服装照片及工作照片等证据,能够证实丙某仍在从事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增加家庭合法收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且丙某确实因本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导致收入减少,故其主张的误工费应予支持。最终法院结合在案证据,依法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商业三者险范围内赔付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13万余元。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在查明事实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误工费是指受害人从遭受伤害直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或者劳动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我国法律虽规定劳动者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但并没有规定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不应从事劳动、创造社会价值、获得劳动报酬。因此,是否支持误工费的的前提是受害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有无收入来源以及是否因伤导致收入减少,而与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没有必然联系。

退休一般对于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而言是一种待遇,但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并不能享受这种退休待遇。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即便是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仍然会继续通过劳动自食其力,甚至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如果机械地认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就不赔偿误工费用,与我国的国情及社会现实情况并不相符,不利于老有所为,故在认定误工费赔偿时,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收入情况及伤害对劳动者收入情况的影响。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张环麟 通讯员徐雅杰

河青新闻网编辑孙晓华|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