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寻根泥河湾>新闻详情
马鞍山遗址:泥河湾盆地用火遗迹最多的遗址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0-11 16:19 编辑:张永忠
分享

马鞍山遗址发现于1974年,之后多次发掘。2014年至201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对马鞍山遗址进行了新一轮正式发掘,揭露2个人类活动区域,全程采用全站仪进行布方和测量,发掘面积达200平方米,出土包括石片、石核、细石叶、细石核、刮削器、双面尖状器、雕刻器等石制品和鸵鸟蛋皮、动物碎骨、炭屑等遗物23000余件,并有多处火塘痕迹。马鞍山遗址是虎头梁遗址群重要一处旷野型地点,是桑干河二级阶地上古人类在更新世最末期至全新世活动的典型区域。

马鞍山遗址发掘场景

马鞍山遗址,位于阳原县东城镇西水地村西南一座形似马鞍的山丘南端,南邻桑干河,是虎头梁遗址群中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地质和文化时代分别为晚更新世末期和旧石器时代晩期的偏晚阶段。1997~199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

马鞍山遗址灶坑

马鞍山遗址的发掘揭露出了多层古人类活动面,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碎骨以及包括火塘、火堆、灶在内的30余处用火遗迹。石制品以细石叶工艺为特色,包含大量的细石核与细石叶。用火遗迹的外侧发现多处石制品密集区,包含有大量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石制品;此外,用火遗迹周围还散布有较多与人类餐食活动有关的被砸、砍、刮、烧过的动物碎骨。这些发现表明当时古人类曾在这区域内进行过生产与制作石器、围火取暖、切骨刮肉、敲骨吸髓等生产、生活活动,而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文化层内与石制品伴出的还有磨制骨锥、钻孔骨(石)环饰品、赤铁矿团块等遗物,反映出当时发展的磨制技术和强烈的审美意识。对遗址下部灶坑的年代测定显示,其绝对年代约为距今1.3万年。

河青新闻网编辑孙晓华|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