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新闻详情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用青春力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来源: 时间:2025-05-06 16:25 编辑:李懿璇
分享

河青新闻网讯 一部手机、一个账号,自媒体成为了乡村振兴实实在在的“新农具”!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青创丰农调研团队通过对保定涞源、邢台广宗、张家口蔚县、衡水冀州四地半年多的深度调研,探索出自媒体赋能视域下农产品电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电商融合破局乡村经济

2024年7月起,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青创丰农调研团队深入四地,走访农户、企业及地方政府,探寻自媒体技术与农村经济融合的突破口。

“我们的黑木耳品质好,但只能低价卖给批发商”“蟠桃熟得快,物流跟不上就烂在地里”……调研显示,四地特色农产品虽各具优势,却普遍受困于“三低一高”的困境——品牌认知度低、附加值低、数字化渗透率低、物流成本高。

从“冷库缺位”到“人才断层”

“冷链车进不了村,鲜杏干只能晒成‘石头’!”蔚县杏干加工户的调侃,折射出痛点既在于基础设施短板,如冷链缺失和网络覆盖不足,也在于人才断层——乡村留守人群多为老人、儿童和低学历者,对自媒体技术“既想学又怕学”,缺乏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  

政校企联动培育“新农人生态”

如何让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团队提出“三维赋能”方案:政策端设立专项基金,完善冷链物流和5G网络;培训端开发“轻量化教学包”,推出田间直播课等实操课程;产业端推动“产品IP化”,挖掘非遗工艺和种植故事,打造“一县一特色、一品一故事”的差异化品牌。“学生设计的‘助农工具包’特别实用,连怎么打光、选背景音乐都教!”广宗县一农户说。

用青春力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当课堂上学的数字经济理论,在直播间转化为农户的真实收入,才真正理解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含义。调研团队的指导老师宋佳奕表示,该项目是新文科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理论调研—痛点诊断—方案输出—实践检验”的闭环,构建了“高校智力支撑+地方产业需求+农户技能提升”的协同模式。

该调研团队下一步将联合电商平台发起“大学生直播助农行动”,让自媒体“新农具”撬动更多乡村致富梦。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苑婉婉 通讯员宋佳奕

校对/侯明怡

河青新闻网编辑李懿璇|频道主编杨利军|频道监制陈庆威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