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青史观>新闻详情
项羽亲戚的封地 和桃有不解之缘
来源:原创 时间:2023-10-27 16:57 编辑:郭会哲
分享

全国地名中,有“桃”字的县区市不多,衡水市桃城区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境内有过桃侯国和盛产蜜桃的缘故,衡水和桃结下了不解之缘。初代桃侯刘襄(原名项襄)和他的后代,也和衡水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汉中期,桃侯国被撤销,朝廷设置桃县,东汉初年,桃县被撤销建制,但是,桃城的文化元素熔铸进了河北省的地名文化中。在衡水市设立桃城区后,桃城文化元素重新得以显现。

 

【刘襄被封为桃侯】

 

《史记》和《汉书》的功臣年表中有项襄的事迹记录。公元前205年,项羽部队在山东定陶被汉军大将灌婴击败,他的一些亲属成了俘虏,这其中就包括了项襄。大家看项羽不能成事儿,干脆选择投降刘邦。三年后,刘邦正式称帝,原来的一些俘虏被赦免,项襄还被赐姓为刘。

 

因为参加“革命”时间晚,又是项羽的亲属,在刘邦第一轮奖赏功臣的公元前202年,没有项襄(刘襄)的份儿。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谋反,刘襄以大谒者(负责传达皇帝诏命的官)身份跟从刘邦平叛。叛乱平息后,刘襄担任了淮南郡守(另一说为淮阴郡守)负责江南的生产恢复工作。

公元前195年,他因功被封为桃侯,食邑一千户。他的封地桃侯国就在今天的衡水市。

 

之所以被称为桃侯国,是因为这里自古就出产蜜桃,河北蜜桃很早就是宫廷贡品。衡水一带地处漳河下游,多沙质土壤且水源充足,利于果树生长。除了产桃外,衡水境内还有个西汉时设立的枣强县,顾名思义,这个县之所以这样命名,就是因为枣树长得太“强”了。

 

【第二代桃侯刘舍曾任丞相】

 

封侯7年后,刘襄因犯罪被削掉爵位。公元前186年,掌权的吕后收买人心,恢复了刘襄的桃侯爵位。刘襄病死后,他的爵位由儿子刘舍继承。

 

刘襄家族的荣耀在刘舍一代达到了顶峰。因为大将周亚夫获罪,汉景帝刘启任命刘舍为丞相,这是历代桃侯所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拜相4年后,刘舍被免职,新任丞相是即将接任皇位的刘彻(汉武帝)的老师卫绾,汉景帝这么做,也是为新皇帝组建领导班子。

 

只不过,人过留名的刘舍却没有在史书中拥有自己的传记,学者对他的事迹描述只有寥寥数语。

 

在公元前112年,第四代桃侯刘自为获罪被汉武帝免除爵位,桃侯国被撤销建制,朝廷在这一带设立了桃县。

 

从刘襄被封为桃侯起算,桃侯爵位传袭了四代,经历了80多年时间。他们谨小慎微,功名利禄和朝局变幻密切相关,皇帝让你姓啥就姓啥,说你有罪就是有罪,升官或免职也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这种安分守己的性格,或许和他们的降将身份有关。毕竟他们的亲戚曾是刘邦的死敌,一不留神就可能掉脑袋。

 

【衡水继承了“桃城”文化元素】

 

根据后世的资料记录,西汉的桃县县城在今天的衡水深州市前磨头村一带,这里非常靠近今天的衡水市桃城区。古代在平原设县,一般将县城为中心的二三十里土地纳入辖区,由此可见,今天的衡水市区西部已经纳入了西汉桃县的范围。

 

公元25年,桃县撤销建制,辖区并入下博县(治所在今深州市下博镇),此后封建王朝再没有在河北设置过桃县。可惜的是,因为洪水冲刷和地质变迁,原来的桃县古城已经难觅踪迹。

 

不过,桃侯国和桃县是衡水地域最早的正式建制地名,加上本地盛产蜜桃的缘故,“桃城”的文化元素在河北中部深入人心。公元596年设置的衡水县继承了“桃城”文化元素,后来的衡水也一直有“桃城”的别称。

 

明朝衡水县城城门上专门写有“桃邑”二字。衡水本地百姓也自称为“桃城人”。清高宗乾隆年间,在衡水知县何燧的倡议下,在县城东街建桃城书院,教授四书五经。晚清时,这座书院又改建为衡水县高等小学堂。清朝学者吴汝纶曾在深州当官,主持编著了《深州风土记》一书,其中就有专门的“桃城”条目。

 

【衡水市桃城区在1996年成立】

 

不过,虽说继承了“桃城”文化元素,但是比起冀州、深州这种曾管理数县的直隶州来,设县时间偏晚的衡水县,还是稍微差点意思。一直到清朝晚期,衡水县还只是直隶省的一个普通县。

 

但在民国年间,衡水县的命运迎来了转机。

 

1941年竣工的石德铁路(石家庄到德州)在衡水县城设站,为未来的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45年12月14日,在冀南军区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打击下,衡水县城解放。冀南五分区和地委机关改驻到衡水城内。

 

有了铁路动脉基础又成了区域行政中心,在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以衡水县城为中心,设立了辖13个县的衡水专区。

 

1996年,在正式成为地级市后,衡水市人民政府将自己的市辖区命名为了最代表本地文化特色的桃城区。由此,2000多年历史的古桃城,再度见于正式建制。而衡水市也沿袭了“桃城”的美誉。

 

今天的衡水市区,和桃城有关的文化元素俯拾即是。市区内有桃城中学和桃城命名的楼盘、医院、广场。在衡水湖畔还有一个桃城园景区。

 

【深州成为“中国蜜桃之乡”】

 

衡水市保留了桃城的地名元素,而衡水市代管的深州市(曾属于西汉桃侯国和桃县)则成了冀中蜜桃的主产区,成了另外意义上的“桃城”。

 

历代文献中都曾记录桃子是深州的特产,又因含糖量高口味清甜,所以又有蜜桃之称。200年前,深州境内的桃树就超过了10万棵,分布在20多个村庄。1907年成书的《直隶工艺志初编》中记录,深州蜜桃分红、白两种,丰年出桃近60万枚,行销京津。

 

悠久的种植历史,也赋予了深州蜜桃传奇色彩。传说东汉王朝建立者刘秀曾被王郎追逐,途中就曾吃蜜桃解渴。明朝时,因为大太监冯保(深州人)的推广,深州蜜桃成了后宫帝后口中的美味。清朝又有深州工匠寓居京城,他们以深州蜜桃为礼物献给权贵大臣。

 

后来因为战争的破坏,在1945年时,深州境内桃树只剩下800多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深州的桃树种植得到了迅速恢复。现在深州境内种植的桃树多达7.6万亩,年产值超过了7.5亿元。本地因地制宜建设了果品加工厂,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

 

在2001年,深州市被中国林业局授予“中国蜜桃之乡”称号,深州市的主街道和广场,都建设了蜜桃雕塑。流传千年的蜜桃在今天成了带动百姓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金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