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青史观>新闻详情
1975年,国际大坝会议邀请中国河北的代表前去做报告
来源:原创 时间:2021-07-02 02:49 编辑:李默涵
分享

河青新闻网讯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河北省卢龙县水利建设的故事。

1975年,在国际大坝会议上,请来了河北的一个县的代表列席发言

卢龙县据说是因为境内的漆河而得名,这个县山林资源丰富但却属于缺水县。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征孤竹国的故事就发生在冀东,据说当时齐桓公大军饥渴缺水的事儿就发生在卢龙。到了新中国建立后,卢龙县依然是个缺水县,水资源困扰着本地的经济发展。

在1971年1月,新任的县委书记叫孟英,他上任后把兴修水利放在了首位。为了搞清楚卢龙县的缺水情况,他和县委的人员和水利技术人员亲自深入生产队和公社进行实地调查。最后,他们确定了以兴建小水库为规划,分河流流域进行综合性的水利治理的方针。

孟英和县委领导带领了5000多人的治水施工人员,经过了六年的艰苦施工,全县建立了星罗棋布的121个小水库和180座塘坝,总蓄水能力达到了6000万立方米,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卢龙县缺水的情况,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

卢龙县靠着科学论证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了比较科学的生产方式,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地缺水事实。事后,卢龙县修建小水库的经验得到了推广。1975年,在国际大坝会议召开之际,卢龙县的相关工作人员还被邀请前去做了书面报告。也是在这一年,农业部组织了援外工作队,奔赴尼日尔帮助修建了百里万亩的灌溉区,这项工程持续了四年时间。在此期间,原来县委副书记李旭庚和水利专家胡万生亲自奔赴国外,现身说法把卢龙经验推广到了国际。

1976年因为大地震,卢龙县辛苦建设的水利工程遭遇了严重破坏。就在此时,唐山地委派出了主管水利的本地水利局副局长李连璧前去接任了孟英的职务。他到任后发扬了前任县委书记艰苦奋斗的作风,背着水壶和干粮做了实地调查,最后大胆提出了巧引青龙河河水再对原来的小水库、塘坝进行贯通的设想。

1975年,在国际大坝会议上,请来了河北的一个县的代表列席发言

管仲画像

经过了三年的艰苦努力,在6000多名本县治水大军的辛苦劳动后,青龙河上建起了一座长340米的水坝,水位升高后,卢龙县建设了一条长度67.5公里的干渠,将青龙河水引入了卢龙县。在干渠的两侧还有8条支渠,让卢龙县用上了青龙河的河水,改变了这里缺水的现实。

在这过程中,李连璧吃住在工棚里,和大家同舟共济,靠着卢龙人民的吃苦奉献让这座大坝和水渠最终建成。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今日头条搜索“青史观”查看更多内容。

文并编/河青新闻网编辑郭会哲|频道主编李若星|频道监制李默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